澳门六合彩预测

欢迎访问澳门六合彩预测网站
当前位置: 澳门六合彩预测 > 媒体视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鉴
澳门六合彩预测要闻
媒体视野
学术动态
理论学习
教院掠影
学生公告
系所新闻
班级新闻
学生风采
视频专区
信息公开
教院荣誉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澳门六合彩预测网站

温州商报客户端:四年级学生想看武侠,六年级学生想看“西厢”——家长疑惑,阅读是要限制还是要鼓励

发布日期:2022-03-04 浏览:

市民胡女士最近遇到了烦恼,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向她提出要看《西厢记》。“虽然王实甫的文字词藻华美,但毕竟孩子还是个小学生,太早看这些男欢女爱的小说合适吗?”胡女士忍不住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起来。而这一讨论发现,身边竟然有不少孩子都存在“阅读超纲”现象。

爱看书的孩子拓展了阅读“新领域”

都超(化名)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很喜欢阅读,家长也很欣慰,对于家长来说,爱阅读是一件好事情。前段时间,都超看电视《倚天屠龙记》时对金庸的小说产生了兴趣,再到图书馆借阅时,他开始有意识地借阅武侠小说。“一开始是看金庸的经典武侠,后来发现武侠小说家还有卧龙生、梁羽生,他也想借来看。这时候我就感觉有些不对了。”都超的妈妈将这一困惑发上了朋友圈,想要听取大家的意见,“我该给他看这些书吗?会不会有些不合适?”这一朋友圈的配图正是孩子站在图书馆的武侠小说书架前,认真地挑选着书籍。

张先生是都超妈妈的“圈友”,他介绍了自己儿时读这些书的感受。“我小时候也看武侠小说,金庸、古龙、卧龙生的都看。但这些小说多多少少都会涉及一些情爱和暴力。我觉得还是等孩子再大一些、思想再成熟一些的时候看吧。”而他的观点与都超妈妈其他“圈友”的意见都很一致。都超妈妈二话不说掐断了孩子想要“超纲”阅读的心思。但这一行为让小都超很不解:不是说阅读是好事吗?阅读范围广难道不对吗?

市区白女士也有类似的遭遇,但她的苦恼来源于网络推送。白女士的孩子晓葵(化名)是一名五年级的女生,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阅读,当家里的藏书无法满足她的需求时,她就会拿起平板电脑自己在阅读APP软件上找书看。结果,白女士发现孩子看的小说居然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这一类的内容,她吓了一跳,“明明都是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为什么还能推送这类书籍?”白女士对着孩子苦口婆心地解释:这种是言情小说,还不适合你现在阅读,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但似乎没什么用,白女士发现孩子还会偷偷进行阅读。对此,小葵也有她的解释:“书都看到一半了,不看完会很难受。”

阅读该不该设年龄限制?家长们吵翻了

在聊到阅读话题的时候,白女士坦言,如果发现孩子在读言情小说,她倒是很容易分辨出,并且可以立马制止,但难就难在有些很经典的书籍普通家长很难辨别是不是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来阅读。当她在自己的同学群里和老同学们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一群家长吵翻了。“读”还是“不读”,大家各抒己见。

“一旦出现问题,你就知道什么叫焦头烂额!”老同学郑女士说,她前段时间帮孩子整理被褥时发现了一张带点“色情”的素描画。正在读初一的儿子后来向父母坦白,他是因为看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小说里有大量的“性”描写,他一时冲动就将这些情节偷偷画了下来。郑女士难免有些焦虑,“平时我都会按照学校提供的阅读书单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但到了周末他会自己去图书馆或城市书房看书,也是防不胜防。”“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郑女士的丈夫倒是挺淡定的,他觉得性意识的出现,是青春期典型的心理表现,孩子有好奇心很正常,只要正确引导就行了。

“小时候看了好多琼瑶的言情小说,长大后才发现里面的三观很不正,对我的婚恋观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李女士认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在阅读时就应该对书籍再三挑选,涉及言情和暴力的内容都不行,再经典的书都不行。“一些获奖的文学书籍,类似《白鹿原》《废都》,给高中生看都觉得还早呢。”她还建议家长要对家里书架上的书进行精挑细选,不适合小孩子读的都要放好藏好。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人自然也就有了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80后的吴先生不以为意,他认为一个人的三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不会因为某一本书,或者书中的某一段情节内容而决定。他说自己小时候看了好多大人觉得不宜的书,比如黄易的《大唐双龙传》,但不影响他如今成为一个事业还比较成功的小企业家。

不是所有名著都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作为阅读项目的导师,温州市南浦小学的陈秀静老师特别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也会通过阅读打卡来观察留意学生的阅读书目。她偶尔也会发现有学生阅读“超纲”,看起了情感类的小说。这时候老师就会及时跟进了。“现在的孩子对感情的好奇更早也更加敏锐,但目前阶段还是很懵懂的。”陈秀静建议家长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多和孩子沟通,甚至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帮孩子建立起对感情的正确观念。

“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给思想还未成熟的中小学生看,名著中也会有一些不适宜的内容。”温州市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周锋举例,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有大量表现暴力倾向的描写,感觉是在宣扬暴力,这时,老师就会建议学生要结合整个作品去解读人物。“要正确理解时代所留存下来的烙印,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周锋解释,很多名著都有一个核心点和精华点,在阅读前,除了对课外书的选择进行把关之外,家长最好先和孩子沟通,书里哪些点是值得看的,给孩子正面细致的阅读引导。

温州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奇也同样认为,经典名著未必都适合孩子,比如不建议小学生过早地阅读《红楼梦》这类经典名著,真要看可以去看删减版的。小学阶段的孩子更适合多看些科普读物和儿童文学类的著作。周奇认为,一方面家长需要给孩子的阅读单做好筛选和过滤,特别是名著的内容也需要先了解是否适合孩子。家庭教育中,父母也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孩子对名著的辨别能力,有正确的是非观,知道什么样的年龄该读什么样的书。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也要多听听长辈的建议,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断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在今天信息化时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宜疏不宜堵。

相关链接://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8457507_16509_wzsb.html?source=1